安徽省光学学会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会员单位动态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荣获三项中国科学院2020年度先进表彰

文章来源: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作者:左萍、叶华龙发布时间:2021-01-17

       115日,中国科学院2021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合肥研究院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大科学工程团队获得“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表彰、洪津研究员获得“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表彰、高产多不饱和脂肪酸菌种创制和产业化关键技术团队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表彰 。

       凭借在托卡马克装置上四十余年的技术积累,ITER大科学工程团队让“中国设计”和“中国制造”应用于ITER国际大科学工程。参与ITER计划14年来,团队承担了导体、电源、校正场线圈、超导馈线、诊断,以及PF6线圈、波纹管、内部线圈、离子回旋关键部件、水冷系统部件、总装工程等采购包任务,占中国承担ITER采购包任务的绝大部分,为ITER计划的顺利推进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系列聚变工程关键技术,承担的ITER任务100%国产化并以优异的性能指标通过国际评估,交付进度和产品质量100%满足ITER要求,在ITER七方中居前列,创造多项第一,获得ITER组织高度赞誉。 

       洪津研究员主要从事光谱遥感技术、偏振遥感技术、航空/航天遥感器工程技术研究,研究兴趣涉及微弱信号检测、色度学、辐射测量学、工业自动检测技术、光电对抗、图像仿真与评估技术等。其领衔的团队发展了多项先进的偏振遥感观测技术,开发的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空间分辨率比国外同类产品提升一倍;提出的可实现PM2.5近地表干物质浓度参数监测的卫星被动光学遥感创新技术方案-偏振交火,成为全球最先进的偏振气溶胶卫星遥感手段。目前以洪津研究员为主研制的已交付待发射以及在研的卫星载荷型号任务不少于10个,为我国取得气溶胶卫星观测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多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AR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对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高产多不饱和脂肪酸菌种创制和产业化关键技术团队基于离子束生物工程技术等手段,创制ARADHA菌种,开发高密度发酵工艺,菌种和发酵水平国际领先。在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与企业合作,突破ARADHA油脂的精炼技术、油脂微胶囊技术、产品多元应用技术等,建立了符合国际婴幼儿配方食品规范的发酵、提炼、微胶囊生产线,产业化公司已成为国内外ARADHA产品的核心供应商。 

       据悉,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院《关于《评选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通知》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本年度共表彰了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14个、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20名。同时,会上授予9个团队科技促进发展奖。 

 

ITER大科学工程团队 

 

洪津研究员

 

高产多不饱和脂肪酸菌种创制和产业化关键技术团队 

新闻链接:http://www.hf.cas.cn/xwzx/tpxw/202101/t20210115_5865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