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8日,英国物理学会(Institute of Physics)新闻网站《物理世界》(Physics World)公布了今年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大突破(Top 10 Breakthroughs of the Year for 202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赵博等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白春礼小组合作完成的“超冷三原子分子的量子相干合成”研究成果,与美国哈佛大学John Doyle团队完成的“多原子分子的磁光俘获和亚多普勒冷却”研究成果,共同因“开创超冷化学的新纪元(Ushering in a new era for ultracold chemistry)”入选十大突破。其他同时入选十大突破的成果有:耗资100亿美元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首次成像;美国宇航局成功改变小行星的轨道;探测引力的AB效应等。
今年2月份,《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大与中科院化学所联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在超冷双原子分子-原子混合气中实现三原子分子相干合成这一研究成果。他们在钠钾分子–钾原子Feshbach共振附近利用射频场将双原子分子–原子散射态和三原子分子束缚态耦合在一起,成功实现了三原子分子的相干合成。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大研究团队在量子简并的钠钾分子–钾原子混合气中,利用磁缔合技术绝热地制备了高相空间密度的超冷三原子分子系综,向基于超冷分子的超冷量子化学和量子模拟研究迈出了重要一步。该工作于今年12月初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物理世界》评价,他们的成就为物理和化学领域的新研究铺平了道路,得益于这些多原子分子平台,超冷化学反应的研究、新形式的量子模拟以及基础科学测试都即将实现。(Their achievement paves the way for new research in both physics and chemistry, with studies of ultracold chemical reactions, novel forms of quantum simulation, and tests of fundamental science all closer to being realized thanks to these multi-atom molecular platforms.)
· 原文链接:https://physicsworld.com/a/physics-world-reveals-its-top-10-breakthroughs-of-the-year-for-2022/
· 延伸阅读: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超冷原子分子混合气中实现三原子分子的量子相干合成
· 延伸阅读:中国科大首次制备高相空间密度的超冷三原子分子系综
(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科研部、新闻中心)
新闻链接:http://news.ustc.edu.cn/info/1055/81450.htm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内容、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ahos@aiofm.ac.cn 。网站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