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灿院士(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本报记者 王佳雯
打开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的网站,置顶新闻动态的8条新闻中,有6条是自年初至今该实验室成员所取得的科学突破。这也是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郭光灿最引以为豪之处:他“垂拱而治”培养的团队,他信任并愿为其发展“砸锅卖铁”的学生。
说到学生培养,郭光灿有着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执念”——重视本土培养。“我们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多数都是自己本土培养的,只有少数是从国外引进的。”郭光灿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言语间透露着自豪。
在他看来,一代一代本土培养的学生在实验室成长起来,让实验室的传统、理念和技术方法得到了积累与沉淀。而一脉相承的发展理念,让这些在郭光灿眼皮子底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对实验室的发展定位有充分的认识,对满足国家需求的发展方向也有深刻的理解。所以,等到他们开始挑大梁、带团队时,就不会因迷茫而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对年轻人重视,给年轻人机会,是郭光灿一直坚持的理念。实验室有30多个年轻人,其中就有4个杰出青年、5个优秀青年,而这些优秀的一线科研人员都是他本土培养的“成果”。事实上,郭光灿虽然人随和,但是锻炼年轻人却从来都是真刀真枪,从不手软。他锻炼人的方式也很独到,那就是给予“信任”。
2011年,郭光灿提出了“量子芯片”研究的设想,并成功申报了科技部超级“973”项目。就是这样一个备受瞩目的重大项目,郭光灿却转手交给了实验室里的年轻人牵头。
让一个年轻人调配有上亿资金的大项目,万一失败怎么办,这是当时很多人的担忧。郭光灿告诉记者:“起初科技部不同意,希望我来做首席科学家,我告诉他们,‘请你们相信我,这位年轻人一定能做好’。”5年后,项目顺利完成,外界的怀疑也随之消散。
“十三五”期间,郭光灿实验室要推进量子计算机研究,这个上亿经费的项目,郭光灿又将其交到了年轻人手里。“像这样的项目,要有十年二十年的积累,让年轻人从一开始就挑起来,比他们从我手里接过担子,要快得多。”郭光灿说。
郭光灿看重年轻人敢闯、敢干的拼劲儿,却也明白年轻人的想法落到实处的桎梏所在——经费。
“刚开始有想法,但还没作出成果,是很难拿到科研经费的。”郭光灿说,但他并不想让这些有创造力的想法,因经费问题而面临流产。于是,他想方设法到学校借钱,先作出成果申请到经费再还钱。逐渐地,他便成了校内有名的“借钱大户”。
“早在2006年,我们就着手量子芯片实验研究,但当时不可能获得国家的支持,都是从实验室其他经费中调拨给这个实验用。”郭光灿说,即便如此,自己筹集的经费根本不足以支撑量子芯片实验平台的建立。
于是,郭光灿找到学校相关部门,打了800万元科研经费的“借条”,用这笔钱买了国外一套二手的实验仪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研制量子芯片的实用加工平台,有力地加快了研究进展。
后来项目拿到了经费支持,学校匹配了1000万元的经费,郭光灿不仅还清了“债”,实验室还有了200万元的结余。所以,他笑称,那800万元“就像做生意的第一桶金”。
如今经费充裕了,郭光灿不再像当年每年只有二三万元经费时那样窘迫,他考虑的便是如何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把钱用到学生身上,好让他们安心搞科研。
“我们所有的经费,只要是国家允许的部分,都发给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生活费。”郭光灿表示,只有解决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科研业务中,拿出漂亮的成果。
郭光灿一直强调,他打造的是一个团队,帮这个团队建立起优良的学术和管理氛围,让他们一代一代传承发展,等他退休时,也就放心了。
采访中,郭光灿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深谙养育之道的“大家长”,他放手,是基于对学生最单纯的信任;他给予经济支持,是源自对学生价值的认可与肯定;他愿意为未知承担风险,是因为懂得作为博士生导师的责任所在。
新闻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6/5/312646.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