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的“核酸检测仪器及系统研发设计研讨会(在线)”召开,共有来自相关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家学者约40人参加了此次线上研讨会。
日前,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肆虐全球,截止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24万例确诊病例。而阻止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最重要的就是“检测”,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核酸检测列为除测序外的唯一推荐方法。在此背景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召开此次研讨会,研讨我国目前核酸检测仪器产品技术现状,以及疫情后,核酸检测仪器的发展趋势,以期给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支撑。
研讨会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文清院士主持,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研究员刘进长,中电集团首席研究员、重大科学仪器专家组组长年夫顺等参加会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副理事长吴幼华参与会议并发言。
图左上:刘文清院士 图右上:陈洪渊院士
图左下:刘进长研究员 图右下:年夫顺研究员
研讨会邀请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彭年才,博奥生物集团总裁助理兼健康技术研究院长王东,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崔大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段学欣等,分享了相关核酸检测产品及研究成果。上海科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旭军、融智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光,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刘勇、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关亚风、中科院过程所研究员周蕾等参与讨论,分享观点。
据介绍,目前WHO推荐的新冠肺炎病毒检测方法有测序和核酸检测两种,测序因成本高、时间长,不能广泛开展和应用,故核酸检测成为被各国广泛应用的检测方法。核酸检测流程包含采样、核酸提取及检测三个环节,其中采样和核酸提取均手工操作。目前新冠肺炎病毒检测被诟病的两大问题是不够精准和快速,但基于技术现状,问题的解决需要技术突破。导致不够精准,除了采样问题,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也很关键。据专家介绍,核酸检测仪器是通用的,不同病毒检测需使用不同的试剂盒,试剂盒设计包括引物设计、合成酶及反应体系,这也是影响检测精准的关键因素。而不够快速的原因是,其一新冠肺炎病毒是高污染的,需要分区操作,对操作环境要求高;其二核酸提取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士才能进行操作。
针对现状,与会专家认为,除了进一步提升PCR仪器性能,如升降温速度,温度均一性等,一体化、高通量、低成本是核酸检测仪器未来发展的最为主要三个方向。另一方面,在此次新冠肺炎病毒检测中,检测仪器80%左右使用的是进口仪器设备,国家在此方面,特别是涉及到的核心技术应加大研发投入。
免责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内容、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ahos@aiofm.ac.cn 。网站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