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6周年校庆之际,为更好地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引导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科大精神、勇攀科学高峰,中国科大师生联合出演的原创话剧《种子——赵忠尧纪事》于9月20日19点在东区大礼堂隆重首演。安徽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梅梅,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副院长李恒,安徽艺术学院校党委委员、教师工作部部长曹晓富,中国科大党委副书记邓建松,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王伟,安徽省话剧院负责人,校内相关部门、院系负责人和现场近1800名观众一起观看了首演。
《种子——赵忠尧纪事》共五幕篇幅,用相对贴近纪实的手法,还原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业的开拓者——赵忠尧先生在求学和科研道路上的重要时刻,展现其务实求真、勇于攀登的科学家精神,相忍为国、赤心报国的高尚爱国情操,阐释其“为祖国兢兢业业地工作,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没有虚度光阴”的人生总结。从他早年留学海外,到回国后投身于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再到晚年仍不忘初心,继续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故事。话剧中科学家们对国家、民族、事业以及亲人的情感被描绘得极为细腻,集中体现了我国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追求卓越的宏伟抱负。
在广大师生的热情期盼中,《种子——赵忠尧纪事》正式开演。灯光交错,音乐悠扬,舞台布景华美逼真,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将赵忠尧先生科教报国的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剧情充满感染力和震撼力。在演出的过程中,观众们时而紧张地屏住呼吸,时而激动地鼓掌欢呼,时而感动得热泪盈眶。那抹红色仿佛真的让人穿越回原子弹爆炸的当天,让人穿越回建校之初的火红岁月。
演出结束后,嘉宾有序上台和演员们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个感动的夜晚。
《种子——赵忠尧纪事》由学校档案文博院、本科生院、团委统筹推进,在安徽省话剧院艺术指导,教育基金会、物理学院、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离退休干部工作处、工会、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与人力资源部等单位支持配合,校学生树之表演艺术社、校学生校史研究协会、校团委青年艺术交流中心、校研究生支教团参与协作下,前期立项、剧本准备历时一年半,其后在校内公开招募了一批师生演员与场务,并于今年7月正式建组,展开排练。话剧由合肥市电视台谢广辉老师完成剧本创作,安徽省话剧院尹新晨老师担任导演,钱成老师担任副导演,肖健和王路熙老师分别饰演赵忠尧先生A、B,其余演员均为中国科大师生饰演,其中包括学校退休教师董赛教授、冯小明教授。历经27位参演师生、22位场务同学两个月的认真排练和精心准备,最终成功完成本次科学家故事演绎,是一场生动的科学家精神主题教育实践。
附赵忠尧先生简介:
赵忠尧(1902—1998),浙江诸暨人,著名核物理学家。192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1930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主要从事核物理研究,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子核科学与原子核工程系首任系主任。
赵忠尧的一生是追求科学发达、民族昌盛的一生。他探索真理,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反物质——正电子;他教书育人,从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中央大学到中国科大,培养出大批物理学人才;他为国请命,主持建成我国第一台、第二台质子静电加速器;他热心实业,参与创办民族工业企业——长城铅笔厂,襄助实业救国。他为发展中国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研究事业,为培养中国原子能事业、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的实验研究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线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档案文博院、本科生院、团委)
新闻链接:http://news.ustc.edu.cn/info/1055/88983.htm
相关链接:走进科学家——共和国核物理先驱赵忠尧先生背后的故事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内容、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ahos@aiofm.ac.cn 。网站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