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原校长匡光力研究员领衔的安徽大学“强光磁试验装置”研究团队,破解技术难题,圆满完成红外自由电子激光核心组件--“微波功率源系统”的测试和老练实验,顺利实现32MW功率12小时稳定输出!意味着向总装研制迈出重要一步,为安徽大学“强光磁试验装置”全面建成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支撑红外自由电子激光系统运行的“心脏”,微波功率源系统结构精密、组件复杂,核心器件包含大功率速调管、高压脉冲调制器、高功率波导、固态放大组件、大功率水负载、驻波快速保护模块等关键设备。同时,该系统与真空系统、水冷系统、机器保护系统及中央控制EPICS系统深度协同,共同为电子束流加速构建功能完备、性能可靠的“动力源”。本次,该系统实现稳定输出32MW微波功率(脉冲宽度10μs、重复频率10Hz),超出了物理设计预期目标(30MW),完全满足直线加速器的运行需求。
图1. 微波功率源系统老练测试平台(局部)
根据“强光磁试验装置”工程指挥部的总体部署,于本年度7月21日正式启动微波功率系统测试和老练工作。面对实验中的技术挑战,强光磁科学中心师生组成攻坚团队,开启 “每日12 小时+”的连续奋战模式,团结拼搏,踔厉奋发,历经一个多月的技术攻关,成功解决了系统电磁兼容、参数匹配、高压打火保护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持续推进系统性能向设计目标靠近。9月10日,系统迎来关键考验--“连续12小时满功率拷机实验”。在峰值功率32MW、射频脉宽10μs、重复频率10Hz的严苛工况下,微波功率源系统全程保持稳定运行,实现“0”打火保护,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预期目标。
图2. 控制大厅(局部)
本次实验的圆满成功,科学验证了微波功率源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标志着“强光磁试验装置” 在电子束流加速环节取得了创新性突破。不仅为后续技术研发和攻坚克难提振了信心,更为装置整体安装、调试及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新闻链接:https://www.ahu.edu.cn/2025/0917/c15129a374039/page.htm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内容、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ahos@aiofm.ac.cn 。网站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