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日至19日,2025年光子技术与可持续能源转化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大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大先进光源、高校及科研机构的200余位专家学者与青年学生,共同探讨光子技术在能源转化领域的前沿应用与创新趋势。
会议主席由上海交通大学齐飞教授与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Katharina Kohse-Höinghaus教授共同担任,中国科大王占东教授任执行主席。会议设置了大会报告、专题分会与海报展示三大环节,议题涵盖燃烧科学、排放控制、可再生能源转化、表面科学与催化、先进光谱与质谱诊断技术等多个前沿方向。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刘啸嵩教授为会议致开幕辞。在大会报告环节,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Katharina Kohse-Höinghaus教授、法国洛林大学Frédérique Battin-Leclerc教授、德国维尔茨堡大学Ingo Fischer教授、浙江大学范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齐飞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Hope A. Michelsen教授、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Patrick Hemberger博士、中国科大姜政教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未卿研究员等海内外学者先后作主题报告,集中展示了光子技术在燃烧诊断、污染物控制、可再生能源转化及先进光源发展等方面的最新突破。
		 
	
为促进深入交流,会议还设立了三个专题分论坛,共安排了50余场口头报告,吸引了来自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法国里尔大学、荷兰强磁场-自由电子激光实验机构、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40余家国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学者参与。海报展示环节则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展示成果、激发思想的平台,有效促进了跨学科学术合作。
		 
	
本届研讨会的前身为“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hoton Tools for Combustion and Energy Conversion (IWPTCEC)”,自2010年创办以来,已在瑞典、中国、瑞士、美国、德国等地成功举办六届。本次会议重返中国,不仅延续了该系列会议的学术传统,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科大在光子科学与可持续能源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为全球科研工作者构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桥梁,有力推动了光子技术驱动下的可持续能源未来发展。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国际合作与交流部)
新闻链接:https://news.ustc.edu.cn/info/1055/93034.htm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内容、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ahos@aiofm.ac.cn 。网站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